追光 从这里出发
位于合肥东部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紧临巢湖北岸,东望"长三角经济圈",以打造科技环保生态型园区为定位,是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
在示范园区繁忙的一角,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项目、总投资180亿元的协鑫集成60吉瓦组件及配套基地,一期15吉瓦工程正在火热建设中。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一期工程1号标准化厂房,已于9月20日移交试生产,11月9日正式开始量产。
走进厂房,放眼望去,全自动智能流水线高速运转,一件件具有先进技术的高效光伏组件产品从这里下线,被运往全球各地,并将转化为绿色能源,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和希望。
“有序从容”的场景背后,是建设者们只争朝夕的忘我付出,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坚韧和辛勤汗水。
一期工程建筑总面积约2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单跨26米的两座厂房、六座仓库,综合楼、事故水池、室外附属、市政道路,机电设备采购及安装等。工作量大、工期紧,参建团队攻坚克难,仅用112天,完成了土方开挖47.5339万立方,混凝土浇灌6万立方,钢结构5000吨,比原计划提前18天实现了首件光伏组件产品试产下线的目标。
合肥循环产业园项目,既是非电业务,又是助力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对于安徽电建二公司品牌塑造和转型发展非常重要,建设者们牢记责任使命,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项目部负责人刘增光介绍,项目部全面实施区域化、网格化管理,强化安全、质量、进度目标管控,现场六个专业班组每天召开现场"碰头会",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确保了机电设备安装一次成优。针对机械设备、脚手架、施工用电,开展安全专项活动,理论培训成为日常,组织现场问题查找、落实专人整改,做到现场纠错,促进全员技能提升。
“瞧这优美的环境,整洁的道路,绝想象不出开工前的满目荒凉、满地泥泞,一入场就面临8万方场地淤泥的处理,我们不打折扣,不讲条件,机械、人力齐上阵,速度之快令业主称赞。还有新型合作模式、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运用等,各种考验纷至沓来……”技术负责人张传清颇多感慨。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合理调配资源,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克服高温酷暑、连绵雨季、疫情反复带来的不利影响,创新工作方法。高峰期施工人员3600人,"两班倒"保障工期,随处可见的"施工倒计时牌",格外醒目,激励着建设者们不负光阴,执着奋战,以安全、质量、进度的全面胜利,树立了行业标杆,创造了"肥东速度"。
项目建设中,绿色环保新型材料的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施行,层出不穷,亮点频现。
26万多平米的金刚砂地坪,平整细滑,光可鉴人。张传清介绍说,“为了这份‘平整’,我们用高精度激光整平机测量,用气动振捣梁进行整平,并创新采用”埋入式”临时找平导轨等方法。12道工序,道道工序锤炼技艺,从激光整平、刮尺控平,到固化渗透,每一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
屋面保温棉安装,科学制定方案,减少了两层钢丝网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厂房外护板采用岩棉夹心板,韧性好、抗压强,既保温隔热,又有隔音效果;从保温棉整体安装、耐磨地坪施工,到钢结构外墙板安装,建设者们打造了一个个亮点,获得业主方由衷赞誉:“谢谢你们,为我们的光伏组件产品安了新家!”
一期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产15吉瓦大尺寸光伏组件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约100亿元。目前1号标准化厂房已投入生产,2号标准化厂房已具备移交条件,不远的将来,一座现代化的绿色能源超级智能工厂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致力新发展,勇做追光者,安徽电建二公司人在合肥循环示范园建设中展现了能建之为,为打造全球光伏产业智能制造高地,增添了新光彩,积蓄了公司绿色发展的新优势。
(稿件来源: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