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能源安全”升至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

“能源安全”升至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

编辑:协会秘书处浏览:284 次发表日期:2022年3月7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最是一年春好处,砥砺奋进正当时。仲春时节,2022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发展基调下的“能源安全”上升至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并将其 列入“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任务之中,凸显出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原动力的重要地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同时,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过程中,要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确保能源供应”,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确保能源安全”,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牢牢端稳能源的饭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多位两会代表委员表示,能源安全关系国家命运,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大背景下,能源“兜底保供”事关重大。


   强化国内资源生产 端稳端牢能源饭碗


   得益于一系列扎实而有效的增储上产行动,我国煤炭、油气等能源生产和储备能力稳中有升。国家发改委运行局稍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1年全国原煤产量40.7亿吨,比上年增长4.7%。随着湖北荆州、山东济宁、辽宁沈铁等一批大型储煤基地建设完成,区域和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并已形成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8000万吨;原油产量1.99亿吨,比上年增长2.4%,连续3年企稳回升;天然气产量2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2%,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在此基础上,2022年,我国要如何切实“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表示,进一步强化我国煤炭安全生产能力,首要任务就是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姜耀东建议,以晋陕蒙以及东北、华东、中南等矿区深部为重点,提高资源勘探精度,增加可采储量,为建设大型智能化煤矿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应着力建设一大批智能化煤矿和大型露天煤矿,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以大型智能化煤矿为主体的煤炭生产结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科炼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惜伟则认为,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着眼,急需在增大原油和成品油储量方面持续加大投入。“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原油价格持续动荡,增大原油储产量意义重大,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目前对进口原油依赖度较高,提升原油商储能力势在必行。”


   “三改联动”科技攻关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上台阶


   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并特别强调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姜耀东表示,加强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鼓励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关,将碳捕捉、碳封存、碳循环利用等关键性技术攻关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能源重点创新领域和重点创新方向。与此同时,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重点突破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关键核心技术。“以燃煤发电、冶金焦化、水泥建材和散煤燃烧四大耗煤领域为重点,加大在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上的支持力度。”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煤炭消费达峰和煤炭行业减量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对此,姜耀东表示,应大力推动煤炭从燃料向燃料和原料转变,促进行业转型。另外,需综合考虑环保、安全、市场等因素,推进现代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含煤油共炼)、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产业发展,延长煤化工产业链,促进煤基新材料技术进步。“同时发挥煤化工在高端精细化工、特殊性能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新材料等方面的优势,弥补我国产业链短板,研制‘卡脖子’产品。”


   4.5亿千瓦风光大基地蓄势待发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双碳”工作


   在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可再生能源是必不可少的新生力量。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要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首批9705万千瓦风光大基地项目已开工约7500万千瓦,其余项目将在今年一季度开建,相关配套政策同步密集出台。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3月5日在全国人大首场“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时介绍,目前我国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建设规划。“周边煤电企业要坚持先立后破,建设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有序改造供电煤耗300克/千瓦时以上的老旧机组,建设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这将构成能源供给和消纳的新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指出,当前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新能源发电量屡创新高,但新能源产业发展仍然存在部分地区消纳能力不足、各层级各专项规划无法有效衔接等问题。“新能源富集的大型能源基地,不同程度存在配套电网送出项目规划、核准相对滞后,跨省跨区通道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大力加强储能体系建设,尽快出台储能专项规划,有序规范发展储能产业,充分增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调节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党委书记、副主任石玉东也提出,要加快完善储能参与市场机制设计,深入研究储能参与电力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交易模式。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创新开展储能调峰辅助服务,参与新能源消纳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储能运行商业模式。


   致力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何立峰强调,“我们不搞‘碳冲锋’,也不搞运动式‘减碳’。我们将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双碳’工作,一定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