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建设 » 群团工作 » 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

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

编辑:协会秘书处浏览:495 次发表日期:2022年4月14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社科院、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全文如下。

   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指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方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纵深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落实,经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引领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城市建设发展,加强前瞻研究规划,丰富青年友好政策,搭建青春建功平台,不断提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青年全面发展战略部署的政策转化效能,不断提升青年在城市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励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委领导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与安全,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摆在城市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来抓。

  ——倡导青年优先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的理念,深刻把握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关注我国青年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尊重青年成长规律,照顾青年时代特点,优先解决影响青年健康成长、分散青年干事精力的“急难愁盼”问题,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

  ——激发青年担当作为。把提供发展服务与鼓励成才建功紧密结合,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参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青年提供筑梦圆梦空间,为城市集聚青年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青年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注重普惠均等导向。更好发挥政策牵引作用,从青年视角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短板,帮助青年解决好他们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为青年创造良好发展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让他们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适用范围

  1.直辖市;

  2.国务院批准的计划单列市;

  3.行政级别为副省级的城市;

  4.行政级别为地级的城市。

  直辖市的市辖区或国家级新区可参照执行。

  (四)建设目标

  通过试点探索经验,到2025年,城市青年发展规划工作机制比较健全,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同,青年发展型城市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城市青年发展政策更具体系化、更有普惠性,青年投身城市发展的主动性和贡献度明显提升。到2035年,城市青年发展规划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成为各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品质的自觉行动,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城市青年发展政策体系更加成熟定型,青年在推动城市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更加凸显。

  二、围绕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

  (一)着力优化青年优先发展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规划环境。推动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体现青春元素、照顾青年特点,打造富有青年特色的城市名片。青年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与各专项规划衔接协同。建立健全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在青年发展领域的战略研究、政策协调、项目实施、督导落实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制定本地区青年发展专项规划。

  (二)着力优化公平且有质量的青年发展型城市教育环境。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完善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巩固控辍保学成果,逐步实现进城务工青年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让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增强高等教育育人实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让青年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和成长。坚持教育公益属性,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持续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缓解青年家长的负担和焦虑。

  (三)着力优化激励青年施展才华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就业环境。健全青年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聚焦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失业青年等群体,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实现知识更新、技能提升,为青年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健全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青年合法劳动权益。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技能型人才等青年群体迈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

  (四)着力优化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居住环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做好公租房保障,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主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强化政府在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支持重资产住房租赁企业发展,规范住房租赁中介服务,切实保护承租人合法权益,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鼓励居民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将闲置住房用于出租,有效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推广“青年驿站”等短期居住服务。加强完整社区建设。

  (五)着力优化缓解青年婚恋生育养育难题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生活环境。加强青年婚育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倡导优生优育,多措并举做好未婚青年婚恋交友、婚前保健服务。建立结婚率、离婚率和生育率动态监测分析机制,实施积极的婚育政策。围绕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需要,增加妇产、新生儿、儿科、儿童保健医疗资源供给,加强母乳喂养咨询指导,推进母婴设施广泛覆盖,增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能力,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托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针对婴幼儿家庭开展科学育儿指导,缓解青年育幼后顾之忧。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开展养老志愿服务,减轻青年赡养老人压力。

  (六)着力优化促进青少年身心成长发展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健康环境。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各类人群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专项赛事,帮助青少年培养体育爱好、发展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引导青年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清理学校和少年宫等青少年聚集场所周边的烟草(含电子烟)销售点,营造无烟成长氛围。加大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预防控制力度,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引导青少年练就强壮健康的筋骨体魄。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提高心理卫生知晓率,支持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和社会组织发展,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专业人才,更好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七)着力优化有效保护青少年权益免受意外伤害和非法侵害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安全环境。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切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依法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及时处置相关典型案件,切实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将安全防范标准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引导青少年珍视生命、热爱生活。重视网络安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遏止违法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渗透影响,治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乱象,严厉打击网上侵害青少年权益的案件。

  三、围绕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一)组织动员青年引领城市文明风尚。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劳动模范、最美人物、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群体的榜样作用,倡导诚信文化,弘扬劳动精神,引导青少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引导青年争当中国好网民,带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激发青年开风气之先作用,引导青年热心支持慈善事业、机制化普遍性参与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中获取精神力量,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贡献者和传播者。

  (二)组织动员青年投身创新创业热潮。完善青年人才发现培养、评价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引才、留才、用才、聚才的城市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共性技术平台、创业孵化园区、创新创业赛事、协会等载体的人才凝聚和资源对接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打造近悦远来的青年创业营商环境。

  (三)组织动员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落实,组织青年在重大工程建设中、“急难险重新”任务前挺身而出、攻坚克难。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青年人才,健全完善积分落户等激励政策,动员青年立足本职岗位提高工作质量、创新创效创优。选树青年奋斗典型、宣传青春奋斗故事、激发青年活力潜能,动员各领域青年特别是新兴领域青年投身城市建设、助力城市发展。

  (四)组织动员青年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发挥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培育基层治理青年人才队伍。依托“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载体和青联、学联等组织枢纽,创造更多的青年直接向城市管理者建言献策机会,增强青年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人翁意识。规范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壮大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探索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引导青年根据兴趣爱好积极参与社区社会组织,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密切日常交往、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充分发挥青年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五)组织动员青年助推生活品质提升。教育青年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动员青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节水节电等绿色生活方式,增强节约意识,践行绿色消费。适应青年消费心理和特点变化,合理引导青年消费需求,发展以青年为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年经济,拓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精心打造品质消费体验场景,发挥青年在提振消费水平与提升生活品质良性互动中的独特作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充分考虑青年学习、生活、工作需求,探索建立与青年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与设施建设标准,有效提升青年在城市建设中的参与感和贡献度。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遴选确定试点单位,推动建立标准规范和评估机制,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能支持配合意见落实。各省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对本地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指导,充分调动基层能动性。试点城市依托本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有序有力推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不搞一刀切,充分考虑基层现实,采取试点先行、分批推进的策略,鼓励非试点城市或部分城区因城施策、探索经验,让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在与城市建设运营理念探索融合过程中逐步深入人心。

  (三)完善监测评价。鼓励试点城市参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机制,完善青年发展统计,建立健全青年发展监测数据库,探索和丰富青年发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客观科学、层次分明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评价体系,增强指标的政策倡导和社会倡导功能,适时开展成效评估。

  (四)加强政策支持。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规划任务分工各参加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予以积极支持。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地方政府要完善政策、补齐短板,统筹中央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普惠性青年民生实事项目,让青年对政策有感知、对城市有归属。

  (五)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党和国家关于青年发展的战略部署,宣传关心支持青年发展就是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积蓄城市发展后劲的理念。鼓励地方结合城市特色提炼有标识度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理念表述,营造城市氛围,打造城市品牌。借助专家智库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理论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