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电力行业要推进质量、效率、动力大变革

电力行业要推进质量、效率、动力大变革

编辑:协会秘书处浏览:849 次发表日期:2018年5月15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装机实现了从5700万千瓦到17.8亿千瓦的历史性跨越,电力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当前,电力行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供需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如何认识电力行业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如何推进破解行业矛盾的三大变革是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找准电力行业发展矛盾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思路、制定政策、做出决策的基本要求。从资源约束、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困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根本问题出发,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革命战略思想及需要落实的目标、政策和举措,考虑今后一段较长时期的电力转型趋势、供需结构变化和市场格局演变,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需要与市场发展不充分、结构调整不到位、产业链不协同之间的矛盾,其涵义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清洁低碳。清洁的关键是煤电的深度清洁化,我国煤电装机达10亿千瓦,不仅在当前的电力供应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而且在下一步的散煤治理、变分散燃烧为集中燃烧的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可以说,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煤炭用于发电供热的比重不断上升、煤电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是煤电深度清洁化的重要标志。低碳的核心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实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全国非化石能源比重分别达15%20%50%的发展目标,除了要发展适度规模的核电,还要积极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

  二是安全高效。安全面临传统供应安全与非传统能源安全的双重压力。今后,尽管电力需求增速换挡,但需求总量还将持续增长,迎峰度夏、度冬期间部分地区煤电运紧张的风险仍将长期存在。同时,随着电气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经济、电力金融、网络信息、生态环保等非传统安全风险将逐渐凸显。效率意味着发展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我国电力行业要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领先产业,电力企业要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投入产出效率、经营发展效益上走在世界前列。

  三是市场发展不充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力行业以“电改9号文”为核心内容的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发、输、配、用各环节和电力规划、交易、调度等领域的改革进展迅速,但受多年计划体制等因素影响,电力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计划电与市场电仍然双轨运行,部分地区行政审批的手续繁多、行政干预的力度较大,电价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难以充分发挥;电力市场主体尚不成熟,各方参与市场交易的经验有待积累沉淀,一些主体的履约能力和契约精神有待提升;电力市场竞争尚不完善,交易品种和交易规则有待改进,影响公平竞争的地区、产品壁垒仍较明显,有序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还不健全。

  四是结构调整不到位。本世纪以来,我国电力工业持续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发展和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煤电超低排放规模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世界首位,但与建设美丽中国、建立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相比,电源结构仍不合理,清洁电源比重还需持续较快提升,灵活调节电源比重更需要大比例提高;网源结构仍不协调,部分地方电源与电网规划、建设和投运不同步,“卡脖子”现象较突出,可再生能源消纳难度较大;地区发展仍不平衡,东北、西北的供应过剩压力长期偏大,部分省市的煤电连年全行业亏损、弃水弃风弃光比率超出警戒线水平。

  五是产业链不协同。多年来,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肩负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受国家计划管理与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产业链上的一些突出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煤电与煤炭顶牛的矛盾仍较突出,煤电联动机制不完善、启动不及时,煤电企业大部分时间生存在煤价上涨与电价固定的夹缝,不少企业入不敷出、负债率高企;煤电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机制不健全,煤电为可再生能源托底和调峰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但缺乏合理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支撑;供热与燃料的价格联动机制不完善,一些地方核定热价只计入燃料成本,且热价与燃料的联动不到位,导致供热企业出现严重的热价倒挂。

  深入推进电力行业三大变革

  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新形势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具体表现。要破解发展的主要矛盾,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解决滋生矛盾的深层次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能源革命战略思想为根本遵循,通过质量、效率、动力等三大变革实现电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一代电力系统,促进电力行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质量变革方面,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提高电力供给的清洁化、低碳化和智能化水平。要进一步明确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不断改进电力布局和配置方式,推进跨区跨省资源优化配置、电源集中与分散开发并举,鼓励多能互补和智慧能源发展。煤电要在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压力的同时,加快超低排放、节能和灵活性改造,同时要在国家散煤治理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热电冷汽多联供替代煤炭分散燃烧,走出一条社会经济可承担、环境容量可承受、有效供给可保障的清洁高效煤电发展之路。气电要适度发展调峰气电和分布式气电,弥补一些地区存在的灵活调节电源短板。核电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工建设适度规模的项目。水电要在做好移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件下积极开发西南水电基地。非水可再生能源要在完善能源发展规划和投资预警机制的情况下,快速有序发展陆上和海上风电、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加快试验示范光热项目。

  效率变革方面,要以电力交易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相关领域各个环节的重大改革。需进一步打破计划思维和体制的束缚,全方位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有力推进与电力企业密切相关的国资国企改革以及煤炭、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和发展活力。对于行政管理和监管体制,需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管理模式,持续加强电力监管体系,提高经济性、社会性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对于市场机制,要加快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以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合理、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现代电力市场为目标,牢牢牵住电力市场交易体系这个“牛鼻子”,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电力市场交易品种和规则、电力系统辅助服务激励机制、可再生能源价格机制和激励政策、交叉补贴、输配电价、普遍服务、热力与燃料价格联动机制等核心制度,使电力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动力变革方面,要以培育新动能为着力点,全面实施电力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研发上,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产学研各界推进700℃和630℃超超临界发电、大容量风电、高效太阳能发电、储能、特高压、柔性输电等重点技术与装备创新,加快重大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国产化。示范工程上,要加快建设630℃二次再热示范、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等一批具有行业标杆作用和推广价值的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创新应用上,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在发、输、配、用等环节的应用,加快探讨实施电力现货以及期货等金融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应用,大力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信息化行动的落地实施,持续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广大用户提供选择多、响应快、质量好、费用省、体验佳的电能产品和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