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支机构 » 发电分会 » 行业信息 »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趋势及案例分析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趋势及案例分析

编辑:协会秘书处浏览:379 次发表日期:2022年1月10日
来源:中电联规划发展部

   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综合能源改革试点建设,国内大型能源电力企业积极探索,加快布局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部分项目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当前,综合能源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缺乏整体发展规划,支持政策有待完善;能源行业各领域各子系统间存在壁垒,体制机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不健全,商业模式不成熟,缺少高标准的示范项目;产业链、生态圈尚未形成,企业间的沟通合作不强,缺乏专业跨界人才。为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建议: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破除行业和区域壁垒,从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方面,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三是凝聚行业力量,加快建立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创新技术商业模式,打造典型示范项目;四是搭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加强产业链开放合作,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交流,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提供面向终端的能源集成或创新解决方案的新型能源服务方式,具有综合、互联、共享、高效、友好的特点。未来,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为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牵头组织有关电力企业开展了“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情况研究”工作。该研究分析了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核心内涵及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发展现状,梳理了国内与综合能源服务有关的政策,结合典型案例的项目类别、技术特点、商业模式、综合效益情况,从规划政策、体制机制、标准体系、平台生态等方面分析了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建议,为国家完善相关政策及企业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一、综合能源服务核心内涵及发展趋势


   (一)核心内涵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提供面向终端的能源集成或创新解决方案的新型能源服务方式,具有综合、互联、共享、高效、友好的特点。综合能源服务包括“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综合服务”两方面:综合能源系统,是指能源供给侧以多能互补、梯级利用和综合供应为核心,协调优化电、热、冷、气、水等多种能源的供应、转化、存储、消费,以提高综合效益的新型区域能源系统;能源综合服务,是指通过综合能源系统,对能源需求侧的建设、运维、管理、销售、金融及技术设备等多类型服务需求实施一体化、集成化提供,推动能源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对能源行业来讲,综合能源服务是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对其他行业来讲,综合能源服务是以能源引领、促进高耗能行业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参与企业来讲,综合能源服务是促进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发展趋势


   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相关研究表明,2020~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0.8~1.2万亿元,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1.8万亿元。电力、油气等能源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都将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全面发展构建良好政策环境。先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打通不同能源行业间的科技壁垒,为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业态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与传统能源的跨界融合,还将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实现线下资源整合和业务落地开展,共同打造“共建、共赢、共享”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


   二、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外大型能源电力企业加快布局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欧洲能源企业自1999年起开展多能流协同优化、能源和信息系统耦合集成等方面研究;美国以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为核心的综合能源供应系统,于2001年提出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计划;日本注重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研究与示范。目前主要的综合能源服务形式有能源组合供应式服务、新技术/新模式融合式服务、系统集成式服务等。


   国内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迅速,业务模式不断拓展。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上下游企业、社会资本抓住新电改和经济结构转型新机遇,从不同切入点积极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能源基础设施互联、能源形式互换、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数据互通、能源分配方式互济、能源与消费商业模式互利。


   (二)产业相关政策


   2015年3月新一轮电力改革以来,国家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互联网+”智慧能源、增量配电网、微电网、节能与能效诊断、新型储能等多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综合能源改革试点建设,为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案例分析


   通过对多个典型项目调研,各电力企业积极采用多种能源供应技术,结合项目所在地的不同政策,探索不同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部分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按不同功能对象可划分为区域型项目、园区型项目、楼宇型项目,按不同服务内容可划分为能源供应型项目、节能改造型项目、平台服务型项目。目前典型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非投资类商业模式、投资建设运营类模式等。


   综合来看,对于医院、高校等公共事业单位,用能场景具有能耗水平较高、负荷波动较小、用能需求增长较快等特点,项目前期收益率虽不高,但收益稳定,风险小,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意义;对于园区、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宇等公共建筑,能源消耗以电力为主,能耗水平较低、但个体差异较大,可采用以电为中心或以气为中心的能源一体化供应,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能源管控,进而在存量主体间拓展综合能源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缺乏整体发展规划,支持政策有待完善。国家层面目前尚没有对综合能源服务的定义和业务范围进行明确界定,地方层面目前的支持政策多是针对综合能源服务的某块单项业务,缺乏对整体业务的规划引导。


   二是能源行业各领域各子系统间存在行业壁垒,体制机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在现行能源管理体制下,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涉及的供电、供热、供气、供水等各类业务,从规划设计、资质申领到设施建设往往需要分头报批,与政府多个业务归口部门沟通,协调成本巨大,无法发挥能源综合效益。


   三是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不健全,商业模式不成熟,缺少高标准的示范项目。综合能源服务相关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等规范体系尚未建立,传统能源电力企业的发展思路仍停留在重资产、垄断型业务的发展思路上,缺乏对多技术路线、多业态融合的探索。


   四是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链、生态圈尚未形成,企业间的沟通合作不强,缺乏专业跨界人才。装备制造、工程建设、业务服务、资本投资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闭塞,行业内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共享利用,缺少相应的职业资格分类,现有电气、热力、市政等单一领域从业人员不能准确全面掌握用户的能源需求。


   四、有关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综合能源服务有序健康发展。建议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将综合能源服务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和界定综合能源服务的定义内涵、业务范围、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并协调好与分领域规划的融合,完善相关鼓励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秉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的原则,依据实际情况对综合能源服务项目予以融资便利、税收优惠、加快审批等政策支持,通过政策驱动的方式带动技术进步、模式创新、效益提升,构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示范先行、全面转型”的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格局。


   二是破除行业和区域壁垒,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市场机制方面,在电力现货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的机制构建过程中,应加强与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有效衔接,提升市场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价格机制方面,构建并完善“市场主导、政府指导”的价格形成机制与调节机制,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前端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管理机制方面,推进能源综合规划、综合运行、综合管理改革,建立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对不同层次的项目实行差别化管理,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多部门穿透式监管,提高监管效果;运营机制方面,鼓励以多元股权投资、混合所有制等形式推进能源一体化供应,支持建设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支撑能源结构优化与能效提升。


   三是凝聚行业力量,加快建立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创新技术商业模式,打造典型示范项目。标准体系方面,建议由行业协会牵头,充分调研当前业务开展情况及项目运行情况,制定基础标准、业务标准、技术标准、运行标准等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支撑综合能源服务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技术与商业模式方面,针对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蓄冷蓄热、分布式光伏等较为成熟的技术,以及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综合服务等商业模式,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推动共性关键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升项目盈利能力;示范项目方面,重点聚焦医院、高校、办公楼宇、产业园区等典型应用场景,高标准谋划一批能够切实服务用户降本增效、具有广阔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能源服务典型项目,在行业内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四是加强沟通合作,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推动能源电力产业链转型升级。平台搭建方面,建议在政府指导下,发挥行业协会平台、桥梁、纽带等功能作用,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搭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开展信息交流,加强开放协作,打造风险共担、互利互惠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产业链升级方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龙头作用及民营企业生力军作用,加强产业链开放合作,积极利用各种市场化手段,着力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人才培养方面,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增设综合能源服务职业资格认定,由行业鉴教机构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交流,培养一批具备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特点的专业人才队伍,完善人员储备管理制度,为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力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