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从“十三五”规划看电力转型发展

从“十三五”规划看电力转型发展

编辑:协会秘书处浏览:593 次发表日期:2019年3月18日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近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发布了《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及滚动优化研究专题调研报告》。此前,该报告已报送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该报告充分肯定了“十三五”以来我国电力结构调整取得的新成绩,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2015年底的34.2%提高到2018年底的40.8%,已超额完成到2020年底的39%规划预期目标,尤其是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2018年底已达1.7亿千瓦,已远超2020年底1.1亿千瓦的规划预期目标;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从2015年底的27.3%提高到2018年底的30.9%,非化石能源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增量替代”阶段。

    这些数据表明,“十三五”以来,我国电力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快速提升,这既是新时期我国电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外在要求。在国民经济发展增速换档转型和新电改全面启动期,各种矛盾叠加,电力转型发展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实属不易。

    优化电力结构,推进电力清洁发展,这是我国电力乃至全球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大势。但是,多年来,就如何实现我国电力转型发展存在重大争议,互不相让。有的主张,坚定推进煤电清洁发展,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充当主体供应电源。有的主张,发展水电、气电和核电,替代煤电增量,共同成为主体供应电源。有的主张,大规模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煤电成为主体供应电源。

    不同的主张,各自都有充分的理由。坚定推进煤电清洁化发展者认为,我国富煤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国家能源电力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以超低排放改造为方向的煤电清洁化发展,是当前煤炭最清洁的利用方式。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重点在于优化煤电存量、控制煤电增量、减少其他工业用煤和散烧煤等非电用煤。发展水电、气电和核电者认为,即使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但煤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煤电绿色指标要低于常规的气电和核电,更不用说水电。而大规模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者则认为,随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以新能源大规模替代煤电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时代已经来临,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重点是去煤。

    先不论谁对谁错,不如将目光收回到我国电力发展现状。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19.0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1.4亿千瓦,装机占比为60%;火电发电量4.92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为70.4%;火电中,煤电装机10.1亿千瓦,气电装机8330万千瓦;2018年火电发电利用小时为4361小时,虽然与2017年同比提高143小时,但总体上处于偏低水平。水电总装机3.5亿千瓦,装机占比为18.4%;发电量1.23万亿千瓦时,发电量占比为17.6%。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城镇化快速推进期,国民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期,随着国家再电气化进程加快,“电能替代”技术持续推进,到十九大提出的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电力需求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假如仿效德国提出在2038年退出煤电,我国能用什么来确保供电安全?我国水电技术可开发量有限,还面临环境保护、移民搬迁和后续水电开发难度大等难题;核电发展受到安全和厂址的制约;气电发展却受困于气源和气价的拖累;大规模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分散式风电,而中东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屋顶资源是极为不现实;在广阔的西部布局集中式超大型新能源发电基地,由于用电负荷逆向分布,大规模建设远距离大容量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又面临经济性、安全性和通道有限性的巨大障碍。由此可见,在新能源发电技术没有发生革命性突破之前,我国短时期内实施去煤电是行不通的。

    当前“优化存量、控制增量、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煤电清洁化发展策略是符合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需要。2018年,全国新增煤电装机2903万千瓦,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年完成机组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节能改造累计完成6.5亿千瓦,我国煤电发电烟气污染排放已达到国际最好水平。可是,当前我国燃煤仅有50%用来发电,远低于发达国家近90%用于发电的占比。近50%的其他工业用煤和散烧煤等非电用煤,所产生的高污染是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绿色转型的短板,急需要通过实施“煤改电”、“再电气化”来弥补和修正。

    无论是从规划制定的目标和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还是从近三年来我国电力发展的现状来看,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真正起到了对当前电力发展的指导性作用。换而言之,就是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科学回答了我国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实现路径。尤其是中电联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滚动优化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推进电力转型发展的思路:推进清洁煤电发展、促进水电开发和消纳、安全发展核电、优化新能源开发和布局以及提升电网发展水平,协同推进电力结构优化,缺一不可,从而构建起“安全、经济、绿色、可持续”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